2023年12月6日,公司举办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名家系列讲座第205场——“社会学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讲人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经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玉成教授。公司副经理芦恒教授主持本场讲座。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共一百余人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参与此次活动。
梁玉成教授首先从多年审稿经验和教学实践的视角出发,并结合中国由“信息社会”迈向“数字社会”的社会背景,指出当今时代是人与智能化协同发展的社会,新事物带来的新变化和新社会实践比比皆是,但如何有效把握新现象、新变化却成为当下困扰诸多社会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难题,部分人囿于个体信息茧房和经典社会学地带,导致其创新能力难以发挥。
面对此类现象,梁教授援引谢宇教授关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议题中关于“普遍主义者”和“本土主义者”的分类,指出持不同理论立场的研究者在面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整个社会时往往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梁教授强调在社会学研究过程中,要时刻持有“我们不是看到后才定义,我们是定义后才看到”这一认知路径。梁玉成教授以经典心理学人格特征理论在数字时代中的理论创新为例,认为“信息人格”这一新类型人格定义的提出进一步揭示了人与信息互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接下来,梁教授通过辨析自然科学牛顿系统与社会科学默顿系统的差异,简单分析了社会规律的反身性和社会科学的复杂性,指出在迈向数字化转型的当下,打破“技术治理悖论”的关键在于要建构出一种基于近“牛顿系统”的治理体系,展言之,是通过计算社会学的方式向技术治理系统赋能,提高其对社会事实的采样频率,并建立起精确的预测模型,形成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得“默顿系统”不断逼近于“牛顿系统”。
梁玉成教授强调,面对新技术、新现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抓住时代机遇,充分理解创新目的和任务,聚焦于当下时代发展所需。具体而言,创新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大面向,前者要求社会学研究者在具备扎实的实证研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身理论素养,培养出澄清、完善、严谨的理论逻辑,由此才可能得以形成开创性理论研究思路;后者则体现在社会学者要积极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多个方面,尤其是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当中,在社会实践的浪潮中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正如讲座伊始时梁教授对“我们不是看到后才定义,我们是定义后才看到”这一名言的强调,社会学研究者只有培养起对符号世界变迁的敏感性,对已有“定义”进行反思,才能够对新社会现象有所知觉,并由此生成新的“定义”,从而实现学术创新。
梁玉成教授的讲座例证详实、环环相扣,体现了强烈的逻辑思辨精神和对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热忱,引发了与会师生的共鸣。在讲座的结尾,芦恒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梁教授在多年社会学研究过程中始终紧握时代发展脉搏,在讲座中也体现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极强的理论穿透力。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